手指甲變形拱起可能由外傷、真菌感染、缺鐵性貧血、銀屑病、先天性甲畸形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外傷:
指甲受到擠壓或撞擊可能導致甲床損傷,引發指甲暫時性拱起變形。常見于手工勞動者或運動損傷,通常伴隨甲下淤血。輕度外傷可通過保護指甲避免二次傷害,等待新甲生長替換。若損傷嚴重需就醫排除甲床撕裂。
2、真菌感染:
甲真菌病灰指甲會導致甲板增厚、分層和拱起,多伴隨甲屑堆積和顏色改變。可能與足癬交叉感染、長期浸水有關。確診需真菌鏡檢,治療需堅持外用環吡酮胺擦劑或口服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藥物。
3、缺鐵性貧血:
長期鐵缺乏會造成匙狀甲甲板中央凹陷邊緣翹起,同時伴面色蒼白、乏力。常見于月經量多、素食人群。需通過血常規和血清鐵檢測確診,補充琥珀酸亞鐵等鐵劑,配合維生素C促進吸收。
4、銀屑病:
約50%銀屑病患者會出現甲損害,表現為甲板點狀凹陷、油滴樣變或拱起。與皮膚病變同步發展,可能伴關節疼痛。需皮膚科確診,局部使用卡泊三醇搽劑,嚴重者需生物制劑治療。
5、先天性甲畸形:
遺傳性甲發育異常如杵狀甲甲板過度彎曲或貝殼甲綜合征,多自幼出現且累及多個指甲。可能合并心肺疾病,需基因檢測確診。輕度無需治療,嚴重變形可考慮甲外科整形。
日常需保持指甲適度修剪長度,避免過度打磨或使用劣質指甲油。接觸化學洗滌劑時佩戴手套,糖尿病患者尤其要預防甲溝炎。每周可溫水浸泡手指10分鐘軟化角質,涂抹含尿素成分的護甲霜。若指甲變形持續加重、伴隨疼痛或全身癥狀,建議皮膚科就診排查系統性疾病。長期補充富含蛋白質、鋅和維生素B族的食物如雞蛋、牡蠣、堅果等有助于甲板健康生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