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癥狀主要包括乏力、右上腹隱痛、肝區不適、食欲減退及體重異常波動。癥狀發展通常經歷早期隱匿期、進展期肝功能異常和終末期肝硬化三個階段。
1、乏力:
早期最常見的非特異性表現,與肝臟代謝功能下降相關?;颊叱8械匠掷m疲倦,休息后難以緩解,可能伴隨輕度認知功能下降。這種乏力感在晨起時尤為明顯,與肝細胞脂肪變性導致的能量代謝障礙有關。
2、右上腹隱痛:
肝臟包膜受牽拉引起的鈍痛或壓迫感,多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加重。疼痛程度通常較輕但持久,體檢可能發現肝區叩擊痛。約30%患者會出現該癥狀,提示肝臟體積已出現病理性增大。
3、肝區不適:
表現為持續的脹悶感或沉重感,可能伴隨消化功能紊亂。超聲檢查常顯示肝實質回聲增強,這種不適感與肝細胞內脂肪沉積導致的微循環障礙密切相關。
4、食欲減退:
膽汁分泌異常引起的消化功能障礙,患者可能出現厭油、早飽等癥狀。長期營養攝入不足可能導致維生素缺乏,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漿白蛋白水平降低。
5、體重異常:
約50%患者出現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或短期內體重增加,與糖脂代謝紊亂相關。部分患者表現為內臟脂肪堆積但四肢消瘦的特征性體態,這種體重波動往往先于肝功能指標異常出現。
建議患者保持低升糖指數飲食,每日攝入膳食纖維不少于30克,優先選擇深海魚類等優質蛋白。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,避免久坐行為。定期監測肝功能、血糖和血脂水平,對于BMI超過28或合并代謝綜合征者,需每半年進行肝臟彈性檢測。出現皮膚鞏膜黃染、腹水等嚴重癥狀時應立即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