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粘連治療藥物主要包括解痙止痛藥、消化酶制劑、促胃腸動力藥和抗炎藥,常用藥物有山莨菪堿、胰酶腸溶膠囊、多潘立酮和布洛芬等。
1、解痙止痛藥:
山莨菪堿可緩解腸粘連引起的痙攣性腹痛,通過阻斷膽堿能受體減輕腸道平滑肌收縮。該藥物適用于急性發作期,但青光眼患者禁用。用藥期間可能出現口干、視力模糊等副作用,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。
2、消化酶制劑:
胰酶腸溶膠囊能改善因腸粘連導致的消化功能障礙,含胰脂肪酶、胰蛋白酶等成分,幫助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。適用于伴隨腹脹、消化不良的患者,需餐中整粒吞服,不可嚼碎以免被胃酸破壞。
3、促胃腸動力藥:
多潘立酮通過拮抗多巴胺受體增強胃十二指腸蠕動,緩解粘連引起的胃排空延遲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泌乳和月經失調,心臟病患者慎用。該藥物需飯前15-30分鐘服用效果最佳。
4、非甾體抗炎藥:
布洛芬可用于控制腸粘連繼發的慢性炎癥反應,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疼痛和腫脹。長期使用可能引起消化道潰瘍,建議與胃黏膜保護劑聯用。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。
5、中藥制劑:
大黃蟄蟲丸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絡止痛功效,對氣滯血瘀型腸粘連有一定緩解作用。含蟲類藥成分可能引起過敏反應,服用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食物,孕婦禁用。
腸粘連患者日常需保持飲食清淡,選擇低纖維、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、軟面條,分次少量進食減輕腸道負擔。可進行適度腹部按摩促進腸蠕動,按順時針方向輕柔按壓臍周。建議穿著寬松衣物避免腹部受壓,保持規律排便習慣。若出現持續腹痛、嘔吐或排便停止等腸梗阻癥狀,需立即就醫。術后患者應盡早下床活動預防粘連加重,恢復期可嘗試瑜伽等溫和運動改善腹腔血液循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