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白癜風的藥物主要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、鈣調磷酸酶抑制劑、維生素D3衍生物、光敏劑及中藥制劑五類。
1、糖皮質激素:
鹵米松乳膏、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質激素是白癜風一線治療藥物,通過抑制局部免疫反應阻止白斑擴散。適用于進展期小面積皮損,需在醫生指導下短期間歇使用,長期應用可能引起皮膚萎縮等不良反應。
2、鈣調磷酸酶抑制劑:
他克莫司軟膏、吡美莫司乳膏等免疫調節劑可選擇性抑制T細胞活性,減少黑素細胞破壞。適用于面部及薄嫩部位白斑,兒童患者耐受性較好,常見不良反應為局部灼熱感。
3、維生素D3衍生物:
卡泊三醇軟膏通過調節角質形成細胞分化促進黑素細胞遷移,常與光療聯合使用。需注意可能引起皮膚刺激,避免用于面部及皮膚皺褶處。
4、光敏劑:
補骨脂素配合紫外線照射可刺激殘留黑素細胞增殖,適用于穩定期局限性皮損。治療期間需嚴格防曬,可能出現水皰等光毒性反應。
5、中藥制劑:
白癜風丸、驅白巴布期片等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、調和氣血功效,需辨證使用。部分制劑含補骨脂成分,服藥期間應避免日光暴曬。
白癜風患者日常需避免皮膚外傷摩擦,穿著寬松棉質衣物;均衡攝入富含銅、鋅的食物如堅果、海鮮;保持規律作息與情緒穩定。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,聯合光療、移植等物理療法可提高復色率。進展期患者每2-3個月需復診評估療效,穩定期患者仍需堅持維持治療防止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