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抑郁癥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逍遙散、甘麥大棗湯或歸脾湯等中藥方劑調理。中藥治療需結合個體體質差異,主要考慮肝郁脾虛、氣血不足、心脾兩虛等證型。
1、逍遙散:
適用于肝郁脾虛型抑郁,表現為情緒低落、脅肋脹痛、食欲減退。該方含柴胡、當歸、白芍等成分,具有疏肝解郁、健脾和營功效。需注意長期肝郁化火者需配伍梔子、牡丹皮等清熱藥物。
2、甘麥大棗湯:
針對心陰不足伴臟躁癥狀,如悲傷欲哭、精神恍惚、失眠多夢。方中浮小麥養心安神,甘草緩急和中,大棗補益氣血。合并潮熱盜汗者可加百合、地黃增強滋陰效果。
3、歸脾湯:
改善心脾兩虛型抑郁伴心悸健忘、面色萎黃。黨參、白術健脾益氣,龍眼肉、酸棗仁養血安神。若存在明顯氣短乏力,可加黃芪增強補氣作用。
4、柴胡加龍骨牡蠣湯:
用于肝郁氣滯較重伴胸悶煩躁、易驚多夢者。柴胡疏肝解郁,龍骨牡蠣鎮驚安神。血壓偏高者需慎用牡蠣,可改用珍珠母替代。
5、天王補心丹:
適合陰虛火旺型老年抑郁,見心煩失眠、口燥咽干。含丹參、五味子等滋陰降火成分。脾胃虛寒者需配伍砂仁、白術以防寒涼傷胃。
老年抑郁癥的飲食調理需注重營養均衡,適量增加富含色氨酸的小米、香蕉,補充B族維生素的糙米、瘦肉。規律進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,配合穴位按摩如按揉內關、太沖穴。保持社交活動與規律作息,中藥治療期間定期復診調整方劑,避免自行增減藥量。合并高血壓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時需告知醫師用藥史,防止藥物相互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