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脆弱易碎可能由牙釉質發育不全、齲齒、牙齒酸蝕癥、牙周病及長期磨牙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修復治療、控制口腔酸性環境、牙周治療及佩戴咬合墊等方式改善。
1、牙釉質發育不全:
牙釉質是牙齒最外層的保護結構,若發育過程中因遺傳、營養不良或嬰幼兒期高燒等因素導致礦化不足,會使釉質變薄或出現缺損。這類牙齒易受外力碎裂,對冷熱刺激敏感。臨床可通過樹脂填充或全冠修復增強牙齒強度,日常建議使用含氟牙膏促進再礦化。
2、齲齒破壞:
齲齒會形成牙齒硬組織的實質性缺損,當病變深入牙本質層時,牙齒承力結構被破壞,咀嚼時易發生崩裂。中重度齲齒常伴隨冷熱刺激痛或自發痛。需徹底清除腐質后采用玻璃離子或復合樹脂充填,大面積缺損可能需嵌體或冠修復。
3、牙齒酸蝕癥:
長期攝入碳酸飲料、酸性食物或胃酸反流會導致牙齒表面脫礦軟化,表現為牙面光滑凹陷、切端透明。這類牙齒在咬硬物時易出現片狀剝脫。治療需消除酸蝕源頭,使用再礦化凝膠,嚴重者需貼面修復。建議進食酸性食物后漱口,1小時內避免刷牙。
4、牙周病影響:
晚期牙周炎會導致牙槽骨吸收,牙齒支持力下降,即使健康牙體也可能因咬合負擔過重而折裂。常伴隨牙齦出血、牙齒松動等癥狀。需通過齦下刮治控制感染,結合夾板固定松動牙,骨缺損嚴重者需植骨手術。
5、磨牙癥損耗:
夜間磨牙會使牙齒承受異常咬合力,長期磨損導致牙冠縮短、牙尖折裂,多見于前磨牙區?;颊叨喟橛酗D下頜關節彈響或晨起頭痛。定制軟質咬合墊可減少牙齒磨損,嚴重磨損需咬合重建治療。
日常應避免用牙開瓶蓋、咬硬物等行為,選擇軟毛牙刷及中性牙膏。增加乳制品、深綠色蔬菜等富含鈣磷食物的攝入,定期口腔檢查可早期發現隱裂等問題。出現牙齒崩裂碎片應保留并及時就醫,突發劇烈疼痛或腫脹需急診處理。對于存在全身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或干燥綜合征的患者,需同步治療原發病以改善口腔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