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后瘦身可通過凱格爾運動、散步、瑜伽、游泳、普拉提等方式實現(xiàn),需結合個體恢復情況循序漸進。
針對盆底肌群修復的核心訓練,適合產后早期進行。平躺屈膝收縮肛門及尿道肌肉5秒后放松,每日3組每組10次。該運動不增加腹壓,能改善漏尿問題并增強核心穩(wěn)定性,為后續(xù)高強度運動奠定基礎。
產后2周后可開始每日20分鐘平地行走,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%以下。采用間歇式訓練法:快走1分鐘后慢走2分鐘循環(huán),逐步延長至每次30分鐘。需穿著支撐型運動內衣,避免關節(jié)沖擊。
選擇產后修復瑜伽體式如貓牛式、嬰兒式,重點拉伸腰背和骨盆區(qū)域。每周3次每次20分鐘,避免深度扭轉動作。哺乳期避免俯臥位練習,可借助瑜伽球輔助完成橋式支撐。
順產6周或剖宮產8周后,可進行蛙泳和水中漫步等低阻力運動。水溫需保持30℃以上,每次不超過45分鐘。水的浮力能減輕關節(jié)負擔,水中踢腿動作可針對性消除大腿脂肪。
針對腹直肌分離設計改良版卷腹,采用橫向呼吸法配合骨盆底肌收縮。使用彈力帶輔助完成側臥抬腿等動作,每周2次強化深層肌群。需在專業(yè)教練指導下進行,避免錯誤發(fā)力導致肌肉代償。
運動期間每日補充優(yōu)質蛋白如雞蛋、三文魚,搭配深色蔬菜保證鐵元素攝入。哺乳期需在運動后及時補水,避免空腹運動引發(fā)低血糖。出現(xiàn)惡露增多或傷口疼痛應立即停止,產后6個月內避免跑步、跳繩等高沖擊運動。建議結合腹式呼吸訓練,每日進行10分鐘產后康復操鞏固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