體內有熱可選用清熱解毒類中成藥或西藥對癥治療,常用藥物包括牛黃解毒片、黃連上清丸、板藍根顆粒等。體內有熱多由外感風熱、飲食積滯、陰虛火旺等因素引起,需結合具體證型選擇藥物。
1、牛黃解毒片:
牛黃解毒片由人工牛黃、雄黃、石膏等組成,具有清熱解毒功效,適用于火熱內盛引起的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癥狀。該藥不宜長期服用,孕婦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。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。
2、黃連上清丸:
黃連上清丸含黃連、黃芩、梔子等成分,主治上焦熱盛導致的頭痛眩暈、目赤耳鳴。脾胃虛寒者慎用,可能出現輕度腹瀉等不良反應。建議餐后服用以減輕胃腸道刺激。
3、板藍根顆粒:
板藍根顆粒主要成分為板藍根提取物,適用于風熱感冒初期出現的發熱咽痛。兒童用量需遵醫囑調整,服藥期間應多飲水。對板藍根過敏者禁用,可能出現皮疹等過敏反應。
4、雙黃連口服液:
雙黃連口服液由金銀花、黃芩、連翹配伍而成,用于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咳嗽。糖尿病患者應選擇無糖劑型,服藥后可能出現輕微惡心等胃腸道反應,一般不影響繼續用藥。
5、知柏地黃丸:
知柏地黃丸針對陰虛火旺型內熱,表現為潮熱盜汗、口干咽燥。方中知母、黃柏配伍滋陰藥材,感冒發熱期間不宜服用。長期使用需監測腎功能,避免電解質紊亂。
體內有熱患者除藥物治療外,需保持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耗傷陰液。飲食宜清淡,多食梨、荸薺等涼性食物,少食羊肉、辣椒等溫熱之品。適度進行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有助于調節氣血。若發熱持續超過3天或出現高熱驚厥等癥狀,應及時就醫排除感染性疾病。日常可通過按壓合谷、曲池等穴位輔助清熱,保持情緒舒暢也有助于改善陰虛火旺體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