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膜屈光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包括干眼癥、角膜瓣移位、角膜感染、眩光或光暈、屈光回退等。
1、干眼癥:
術后干眼癥是最常見的并發癥,發生率約30%-50%。手術會暫時切斷角膜神經纖維,導致淚液分泌減少和眨眼反射減弱。患者表現為眼部干澀、異物感、視疲勞,嚴重時可能出現角膜上皮點狀脫落。多數患者術后3-6個月可逐漸恢復,嚴重者需長期使用人工淚液。
2、角膜瓣移位:
LASIK術中制作的角膜瓣可能發生移位,多見于術后早期揉眼或外傷。表現為突發視力模糊、疼痛、流淚,需立即就醫復位。發生率約0.2%-1%,采用新型飛秒激光制瓣技術可降低風險。術后需嚴格佩戴保護眼罩,避免揉眼。
3、角膜感染:
術后細菌或真菌感染發生率約0.1%,但可能造成嚴重視力損害。危險因素包括術中污染、術后護理不當、佩戴隱形眼鏡等。表現為眼紅、眼痛、分泌物增多,需緊急使用抗生素治療。術前嚴格消毒、術后規范用藥可有效預防。
4、眩光或光暈:
夜間視力障礙是典型光學并發癥,與角膜切削區直徑較小或瞳孔較大有關。患者主訴夜間看燈光有光暈、星芒現象,可能影響駕駛安全。多數患者6個月內適應,嚴重者需二次手術擴大光學區。術前詳細檢查暗瞳直徑可降低風險。
5、屈光回退:
部分患者術后出現度數反彈,多見于高度近視或角膜修復能力強者。回退量通常為原矯正度數的10%-20%,可能與角膜上皮增生或基質重塑有關。穩定期后殘留度數超過100度可考慮增效手術,術后規范用眼能延緩回退。
術后需嚴格遵循醫囑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藥水,避免游泳、桑拿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動。建議補充富含維生素A、Omega-3的食物如胡蘿卜、深海魚,促進角膜修復。術后1周內避免劇烈運動,1個月內防止汗水入眼。定期復查角膜地形圖和視力情況,出現異常癥狀及時就診。保持良好用眼習慣,每用眼40分鐘休息5分鐘,可降低視疲勞相關并發癥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