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動脈夾層分型主要依據解剖位置和累及范圍,常用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兩種分類方法。
1、DeBakey分型:根據夾層起源和擴展方向分為三型。Ⅰ型起源于升主動脈并延伸至降主動脈;Ⅱ型局限于升主動脈;Ⅲ型起源于降主動脈,向下擴展為Ⅲa型未累及腹主動脈或Ⅲb型延伸至腹主動脈。該分型對手術方案選擇具有指導意義。
2、Stanford分型:基于臨床治療需求分為A、B兩型。A型累及升主動脈,需急診手術;B型僅累及降主動脈,可優先藥物保守治療。該分型更強調治療策略的區分,A型患者24小時內死亡率達每小時1-2%。
3、影像學分型:通過CT血管造影明確破口位置,分為近端型含冠狀動脈開口和遠端型。近端型易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,遠端型更易出現臟器缺血癥狀。增強CT可顯示真假腔、內膜片及分支血管受累情況。
4、病程分型:按發病時間劃分為急性期<14天、亞急性期15-90天和慢性期>90天。急性期死亡率最高,慢性期形成纖維化假腔,需警惕動脈瘤樣擴張。血壓控制是慢性期管理核心。
5、并發癥分型:根據器官灌注障礙分為無并發癥型、終末器官缺血型和破裂型。終末器官缺血型需血運重建,破裂型需緊急介入或手術。約30%患者出現神經系統或內臟缺血表現。
日常需嚴格控制血壓在120/80mmHg以下,推薦低鹽飲食配合有氧運動。戒煙限酒,避免提重物等增加胸腔壓力行為。定期復查主動脈CTA,A型患者術后第一年每3個月隨訪,B型患者每6個月評估夾層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