間質性肺炎可能表現為干咳、進行性呼吸困難、杵狀指、胸痛、乏力、體重下降、肺部爆裂音等癥狀。
1、干咳:干咳是間質性肺炎的常見早期癥狀,患者咳嗽時通常無痰或僅有少量白色黏液。這種咳嗽往往持續存在且逐漸加重,夜間平臥時可能更為明顯。保持環境濕度、避免刺激性氣體有助于緩解癥狀。
2、進行性呼吸困難:患者初期僅在活動后出現氣促,隨著病情發展靜息時也會感到呼吸費力。這與肺泡壁增厚導致氣體交換障礙有關。建議采用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改善肺功能。
3、杵狀指:長期缺氧導致指端軟組織增生,表現為手指或腳趾末端膨大呈鼓槌狀。約50%的間質性肺炎患者會出現此體征。定期進行血氧監測可評估病情進展。
4、胸痛:約30%患者出現胸骨后隱痛或壓迫感,可能與胸膜受累或呼吸肌疲勞有關。疼痛多為持續性,深呼吸時加重。熱敷胸部或調整呼吸節奏可適度緩解。
5、乏力:由于血氧飽和度下降,患者常感疲倦無力,日常活動耐力明顯降低。這與機體代償性呼吸做功增加消耗能量有關。保證每日8小時睡眠有助于恢復體力。
6、體重下降:疾病消耗狀態導致患者6個月內非自愿體重減輕超過5%。這與炎癥因子增加基礎代謝率相關。建議采用高蛋白飲食如雞蛋、魚肉補充營養。
7、肺部爆裂音:聽診時聞及Velcro樣細濕啰音,是肺泡壁纖維化特征性表現。這種聲音類似撕開尼龍搭扣的聲響,通常在雙肺底部明顯。定期肺功能檢查可監測病變范圍。
患者日常需注意維持蛋白質攝入量每日1.2-1.5g/kg,選擇鱈魚、雞胸肉等優質蛋白來源。每周進行3-5次3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游泳、騎自行車,運動時血氧飽和度建議維持在90%以上。居住環境應保持溫度22-24℃、濕度50%-60%,每日開窗通風2次。監測晨起靜息心率,若較基礎值增加15次/分鐘需及時就診。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可減輕夜間呼吸困難,使用加濕器避免呼吸道干燥。每3個月復查高分辨率CT評估肺纖維化程度,接種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預防呼吸道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