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滑膜炎手術后需重點關注傷口護理、康復訓練、藥物管理、飲食調節和定期復查。術后恢復效果與患者執行醫囑的依從性密切相關。
1、傷口護理:
保持手術切口干燥清潔是預防感染的關鍵。術后48小時內避免沾水,敷料滲液需及時更換。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熱痛等感染跡象,出現異常需立即就醫。拆線前建議使用防水敷料保護,淋浴時可用保鮮膜包裹膝關節。
2、康復訓練:
術后早期需在康復師指導下進行踝泵運動、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等床上訓練。2周后逐步增加膝關節被動屈伸活動度,6周后可嘗試負重行走訓練。康復過程中出現關節腫脹需暫停訓練并冰敷,訓練強度以不引起劇烈疼痛為度。
3、藥物管理:
遵醫囑使用塞來昔布等非甾體抗炎藥控制炎癥,必要時聯合曲馬多緩解疼痛。抗生素需足療程服用預防感染,不可自行增減藥量。服用抗凝藥物期間需觀察有無皮下瘀斑、鼻出血等出血傾向。
4、飲食調節:
術后應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不低于1.5g/kg體重,優先選擇魚肉、雞蛋等優質蛋白。多食用西蘭花、獼猴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膠原合成。控制精制糖攝入以避免炎癥反應加重,每日飲水不少于2000ml。
5、定期復查:
術后1周需復查傷口愈合情況,1個月評估關節活動度恢復進度。3個月時通過MRI檢查滑膜炎癥消退程度,6個月進行功能評估。每次復查需攜帶手術記錄和康復訓練日志,醫生將根據恢復情況調整康復方案。
術后3個月內建議使用助行器分擔膝關節負荷,睡眠時抬高患肢促進消腫。可進行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,避免爬樓梯、深蹲等動作。保持BMI在18.5-23.9之間減輕關節壓力,每日補充600mg鈣劑和400IU維生素D3。康復期間出現關節交鎖、持續發熱或異常滲液需立即返院檢查。建立康復日記記錄每日疼痛程度、腫脹情況和活動進度,為復診提供客觀依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