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,久久久国产这里有的是精品,911国产在线观看无码专区

首頁 > 用藥指南 > 資訊詳情

健脾胃的穴位有哪些

發布時間:2025-05-24 16:27 相關企業:復禾醫藥

健脾胃的常用穴位主要有足三里、中脘、脾俞、胃俞、公孫。

1、足三里:

位于小腿外側,犢鼻下3寸,距脛骨前嵴一橫指處。該穴位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,具有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的功效。通過按摩或艾灸足三里,可以改善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癥狀,對慢性胃炎、胃下垂等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。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按壓,每次持續3-5分鐘。

2、中脘:

位于上腹部,前正中線上,臍中上4寸處。中脘穴是任脈的重要穴位,也是胃的募穴,直接關聯脾胃功能。刺激該穴位能調和胃氣、消食導滯,緩解胃痛、腹脹、嘔吐等不適。可采用掌根順時針揉按的方式,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。孕婦及飯后1小時內不按壓。

3、脾俞:

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。作為脾的背俞穴,脾俞能健脾化濕、益氣生血,適用于脾虛引起的腹瀉、水腫、乏力等癥狀。刺激方法包括指壓、艾灸或拔罐,但需注意力度適中,脊椎部位避免重手法。可與胃俞穴配合使用增強效果。

4、胃俞:

位于第12胸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處。該穴位是胃的背俞穴,主治胃脘痛、反酸噯氣等胃部疾患。現代研究表明刺激胃俞能調節胃酸分泌,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環。操作時可用拇指指節按壓,配合熱敷效果更好。急性胃潰瘍發作期應避免強刺激。

5、公孫:

位于足內側緣,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凹陷處。作為脾經的絡穴,公孫穴具有健脾和胃、調理沖任的作用,對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腸易激綜合征有顯著改善效果。日常可用拇指指甲輕掐或按摩棒滾動刺激,建議晨起空腹時操作效果最佳。

脾胃保健需長期堅持穴位刺激,建議每日選擇2-3個穴位交替按摩,每個穴位操作3-5分鐘。配合規律飲食,避免生冷油膩食物,適量食用山藥、紅棗、薏米等健脾食材。飯后1小時可進行溫和散步促進消化,避免立即躺臥。若存在嚴重脾胃疾病癥狀,應及時就醫檢查,穴位保健僅作為輔助手段。保持情緒舒暢對脾胃功能也有積極影響,可通過冥想、八段錦等調節身心狀態。

上一篇: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(Ⅱ)的注意事項 下一篇:治療帶狀皰疹的藥物

        主站蜘蛛池模板: 巫溪县| 桦甸市| 双鸭山市| 探索| 墨竹工卡县| 兰溪市| 陈巴尔虎旗| 左权县| 蒙山县| 永丰县| 曲沃县| 特克斯县| 通化市| 若尔盖县| 西乌珠穆沁旗| 博野县| 昌吉市| 宾阳县| 湛江市| 安溪县| 阿尔山市| 贵港市| 蓬安县| 抚顺县| 额济纳旗| 宝山区| 运城市| 泰兴市| 张北县| 平罗县| 湖北省| 镇平县| 监利县| 盐池县| 弋阳县| 樟树市| 聂荣县| 弥渡县| 卢氏县| 西宁市| 平遥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