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陽穴是中醫針灸學中的常用穴位,準確位置在肘橫紋外側端,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。
1、解剖定位:
曲陽穴位于肘關節外側,解剖學定位為肱骨外上髁與橈骨頭之間的凹陷處。取穴時需屈肘90度,在肘橫紋盡頭外側可觸及一明顯骨性突起肱骨外上髁,其與橈骨小頭形成的凹陷即為該穴。體表投影約在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前緣連線的中點處。
2、體表標志:
尋找該穴位時可先觸摸到肘部外側明顯的肱骨外上髁骨性標志,隨后沿肘橫紋向外側移動約1.5寸約兩橫指寬度,在肱橈肌與橈側腕長伸肌之間的凹陷處。部分人群可在此處按壓到橈神經淺支的搏動感。
3、取穴方法:
標準取穴需保持屈肘姿勢,手掌朝向胸部。首先定位尺澤穴肘橫紋中點的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與肱骨外上髁,兩者連線中點即為曲陽穴。臨床常用簡便取穴法為屈肘握拳時,肘橫紋橈側盡頭凹陷處。
4、毗鄰結構:
該穴位深層為橈神經主干穿行處,淺層分布有前臂后皮神經。血管方面有橈側運動脈和靜脈網分布。針刺時需注意避開橈神經及伴行血管,深度一般控制在0.5-1寸之間。
5、功能關聯:
作為手陽明大腸經的重要穴位,曲陽穴主要治療肘臂疼痛、上肢麻木等局部病癥,對牙痛、目赤等循經病癥也有調節作用。現代研究表明刺激該穴位可調節橈神經功能,改善前臂血液循環。
日常保健可用拇指指腹輕柔按壓曲陽穴,配合旋轉手腕動作能緩解鼠標手癥狀。進行穴位刺激前應保持手臂放松,避免在皮膚破損或炎癥部位操作。若需針灸治療建議由專業醫師操作,孕婦及出血體質者慎用。長期伏案工作者可每日按摩該穴位3-5分鐘,配合熱敷效果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