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頸息肉可通過定期觀察、藥物控制、激光治療、電切術、息肉摘除術等方式治療。宮頸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癥刺激、激素水平異常、宮頸損傷、病原體感染、宮頸管黏膜增生等原因引起。
1、定期觀察: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息肉可暫不處理,每3-6個月通過婦科檢查或超聲監測變化。日常避免陰道沖洗等機械刺激,減少騎自行車等可能摩擦宮頸的運動。
2、藥物控制:合并陰道炎或宮頸炎時需配合藥物治療,如甲硝唑栓抗厭氧菌感染、保婦康栓改善局部血循環、雌激素軟膏調節黏膜修復。藥物治療期間需復查炎癥指標。
3、激光治療:適用于直徑<1cm的帶蒂息肉,通過二氧化碳激光氣化病灶基底。術后2周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,可能出現淡黃色陰道排液屬正常反應。
4、電切術:針對廣基型息肉采用高頻電刀環形切除,術中同步止血。需避開月經周期操作,術后病理檢查排除不典型增生,復發率約5%-10%。
5、息肉摘除術:對可疑惡變或反復出血的息肉行宮頸錐切,采用冷刀錐切或LEEP刀切除。術后需檢測HPV分型,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。
宮頸息肉患者日常需保持外陰清潔,選擇純棉透氣內褲,避免使用含香料衛生用品。飲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及漿果攝入,限制高糖高脂食物。適度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,但避免深蹲等增加腹壓的動作。同房時建議使用避孕套減少機械刺激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TCT+HPV聯合篩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