腸道細菌感染可通過諾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、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治療,通常由沙門氏菌、志賀氏菌、大腸桿菌等病原體感染引起。
1、諾氟沙星:作為喹諾酮類抗生素,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發揮作用,對革蘭陰性菌效果顯著。適用于志賀氏菌、沙門氏菌等引起的腹瀉,可能出現惡心、頭痛等不良反應。治療期間需避免與含鈣食物同服。
2、左氧氟沙星:廣譜抗生素可覆蓋需氧革蘭陽性菌和陰性菌,對彎曲桿菌感染效果突出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失眠、皮疹,用藥期間需防曬。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劑量。
3、阿奇霉素:大環內酯類藥物適用于兒童和孕婦,對空腸彎曲菌、霍亂弧菌有效。可能出現胃腸道不適,建議餐后服用。治療期間需監測肝功能指標。
4、頭孢克肟:第三代頭孢菌素對產毒性大腸桿菌有效,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起效。常見不良反應為腹瀉,與益生菌需間隔2小時服用。青霉素過敏者慎用。
5、利福昔明:腸道不吸收抗生素專門針對旅行者腹瀉,可抑制細菌RNA合成。不良反應少,適用于短期治療。嚴重感染需聯合其他抗生素使用。
治療期間建議選擇低渣飲食如白粥、饅頭,避免乳制品和高纖維食物。適量補充電解質溶液,癥狀緩解后逐步恢復酸奶、香蕉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。保持充足休息,便后徹底洗手防止交叉感染。若出現持續高熱、血便或脫水癥狀需及時復診調整用藥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