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脾除濕可通過參苓白術散、香砂六君子丸、二妙丸等藥物治療。脾虛濕盛多與飲食不節、久居潮濕環境、脾胃虛弱、外感濕邪、情志失調等因素有關。
1、參苓白術散:適用于脾虛濕盛伴食欲不振、大便溏稀者,含人參、茯苓、白術等成分,能補脾益氣、滲濕止瀉。日常可搭配山藥、薏苡仁煮粥輔助調理。
2、香砂六君子丸:針對脾胃虛弱兼氣滯濕阻,表現為脘腹脹滿、噯氣吞酸。木香、砂仁行氣化濕,黨參、白術健脾益氣。避免生冷油膩食物,餐后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運化。
3、二妙丸:主治濕熱下注引起的關節腫痛、下肢沉重,含黃柏、蒼術兩味藥材,清熱燥濕力強。濕熱體質者需減少辛辣燒烤攝入,適量飲用赤小豆冬瓜湯。
4、平胃散:化解濕濁困脾導致的惡心嘔吐、舌苔厚膩,以蒼術、厚樸、陳皮為主藥。服藥期間忌食甜膩糕點,建議用陳皮普洱茶代飲。
5、藿香正氣水:適用于外感暑濕或飲食不潔引發的腹瀉嘔吐,含藿香、紫蘇等芳香化濕成分。夏季可常備,外出時涂抹于太陽穴預防暑濕侵襲。
健脾除濕需注重飲食調護,選擇茯苓餅、芡實粥等健脾食材,配合八段錦、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增強脾胃功能。潮濕季節可使用艾葉、蒼術熏蒸房間祛濕,避免赤腳接觸冰涼地面。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明顯消瘦、水腫時需就醫排查慢性腎病、甲狀腺功能減退等潛在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