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體泌尿系統由腎臟、輸尿管、膀胱、尿道及附屬腺體組成,各器官協同完成代謝廢物排泄與體液平衡調節功能。
1、腎臟:位于腹膜后脊柱兩側,呈蠶豆形,左右各一。腎臟通過腎單位過濾血液,形成原尿并重吸收有益物質,每日可處理180升液體。腎實質分為皮質和髓質,皮質內含腎小球,髓質由腎錐體構成。腎臟同時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調節造血功能。
2、輸尿管:長約25-30厘米的肌性管道,上接腎盂下連膀胱。管壁由三層平滑肌構成,通過節律性蠕動將尿液推向膀胱。輸尿管存在三個生理性狹窄,易發生結石嵌頓,臨床表現為腎絞痛伴血尿。
3、膀胱:可擴張的肌性儲尿器官,正常容量約400-500毫升。膀胱壁由移行上皮覆蓋,逼尿肌收縮引發排尿反射。三角區作為解剖標志,連接兩側輸尿管開口與尿道內口,是腫瘤好發部位。
4、尿道:性別差異顯著,男性尿道長約18-20厘米兼具排尿排精功能,分為前列腺部、膜部和海綿體部;女性尿道僅3-5厘米,單純排尿易發生逆行感染。尿道括約肌控制排尿自主性。
5、附屬腺體:男性前列腺分泌堿性液體中和陰道酸性環境,精囊腺提供果糖作為精子能量來源。女性尿道旁腺分泌黏液保持尿道濕潤,巴氏腺在性興奮時分泌潤滑液。
維持泌尿系統健康需每日飲水1500-2000毫升,適量攝入蔓越莓、西瓜等利尿食物,避免高鹽高脂飲食。規律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力量,游泳和瑜伽有助于改善循環。出現排尿疼痛、血尿或腰背部持續疼痛應及時就醫,泌尿系超聲和尿常規是常規篩查手段。長期久坐人群應每小時起身活動,減少泌尿系結石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