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管癌晚期患者臨終前通常經歷五個階段:惡病質期、多器官衰竭期、意識障礙期、瀕死期與臨床死亡期。
1、惡病質期:
腫瘤消耗導致極度消瘦與代謝紊亂,體重下降超過基礎值30%。患者出現嚴重貧血、低蛋白血癥,四肢肌肉萎縮明顯,可能伴隨持續低熱。此階段需通過靜脈營養支持維持基礎代謝,疼痛控制以阿片類藥物為主。
2、多器官衰竭期:
肝功能衰竭表現為黃疸與凝血障礙,腎功能衰竭引發少尿及電解質紊亂。心肺功能下降導致呼吸困難與血氧飽和度降低,需持續吸氧。消化道出血風險增高,可能與食管氣管瘺或腫瘤侵蝕血管有關。
3、意識障礙期:
代謝性腦病引發嗜睡或譫妄,血氨升高及缺氧導致定向力喪失。疼痛刺激反應減弱,瞳孔對光反射遲鈍。部分患者出現臨終躁動,需使用鎮靜藥物控制癥狀。
4、瀕死期:
出現潮式呼吸或下頜呼吸,血壓進行性下降至測不出。四肢末梢發紺,皮膚出現大理石樣花紋。聽覺通常最后消失,建議家屬持續進行語言安撫。
5、臨床死亡期:
心跳呼吸停止,瞳孔散大固定,腦干反射消失。心電圖呈等電位線,醫學上宣告死亡。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臨終喉鳴,屬于聲門肌肉松弛的正常現象。
終末期護理應注重體位調整預防壓瘡,每2小時翻身并保持口腔清潔。室溫維持在24-26℃,使用加濕器避免黏膜干燥。播放舒緩音樂有助于緩解焦慮,家屬可輕柔按摩患者四肢。飲食以少量溫涼流質為主,避免嗆咳。建議提前與醫護人員溝通是否進行急救干預,尊重患者生前意愿。疼痛管理需按階梯給藥,嗎啡等藥物可皮下持續泵注。心理支持需關注家屬情緒,提供哀傷輔導資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