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典型癥狀包括關節晨僵、對稱性關節腫痛、活動受限,可能伴隨疲勞、低熱等全身表現。主要癥狀有晨僵超過30分鐘、近端指間關節梭形腫脹、腕關節受累、皮下結節、關節畸形。
1、晨僵:
晨起關節僵硬持續30分鐘以上是特征性表現,與夜間炎癥介質堆積相關。僵硬程度與疾病活動度正相關,熱水浸泡或活動后可緩解。需與骨關節炎短暫晨僵<15分鐘鑒別。
2、對稱性腫痛:
多累及近端指間關節、掌指關節和腕關節,呈梭形腫脹伴壓痛。炎癥導致滑膜增生和關節積液,疼痛具有持續性,休息后加重而適度活動減輕。X線可見關節周圍骨質疏松。
3、關節畸形:
晚期出現天鵝頸樣畸形、紐扣花樣畸形等,因滑膜炎侵蝕軟骨和骨造成關節脫位。尺側偏斜常見于掌指關節,關節活動度進行性下降,部分患者需關節置換手術。
4、皮下結節:
20%患者在骨突部位出現類風濕結節,質地堅硬無壓痛,多見于肘關節伸側。結節反映高滴度類風濕因子陽性,可能伴隨血管炎等關節外表現。
5、全身癥狀:
37%患者出現低熱、乏力、體重下降等,炎癥因子IL-6升高導致??赡芎喜⒏稍锞C合征、肺間質纖維化等,需監測抗CCP抗體和CRP水平。
建議每日進行關節功能鍛煉如握拳、腕部旋轉等低強度運動,水溫40℃左右的熱敷可改善晨僵。飲食需增加深海魚、橄欖油等抗炎食物,避免高嘌呤飲食。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和關節超聲,早期使用甲氨蝶呤等抗風濕藥可延緩骨質破壞。出現關節持續紅腫熱痛或畸形時應及時風濕免疫科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