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晶狀體脫位可通過佩戴矯正眼鏡、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手術復位、人工晶狀體植入等方式治療。眼睛晶狀體脫位通常由外傷、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、高度近視、馬凡綜合征、年齡相關性晶狀體懸韌帶松弛等原因引起。
輕度晶狀體半脫位可通過驗光配鏡改善視力。框架眼鏡或角膜接觸鏡能矯正屈光不正,散光患者需選擇環曲面鏡片。需每半年復查眼底及眼壓,避免脫位加重。
急性期使用甘露醇降低眼壓,匹羅卡品縮瞳防止玻璃體疝形成。炎癥反應明顯時聯合潑尼松龍滴眼液、溴芬酸鈉滴眼液控制。需監測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角膜副作用。
YAG激光可松解晶狀體懸韌帶部分粘連,適用于局限性脫位。532nm激光能封閉視網膜裂孔預防繼發脫離。治療需分次進行,單次能量控制在1.2-1.8mJ。
晶狀體囊袋完整者行晶狀體懸吊術,用聚丙烯縫線固定于睫狀溝。合并玻璃體脫出需聯合前段玻璃體切割,術中灌注平衡鹽溶液維持前房深度。
嚴重脫位者行晶狀體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,可選擇三片式襻型或虹膜夾持型。術后3個月避免彎腰及劇烈運動,防止人工晶狀體移位。
術后需補充維生素C促進懸韌帶修復,每日攝入藍莓、胡蘿卜等富含花青素食物。避免籃球、跳水等沖擊性運動,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。定期進行視野檢查、角膜內皮計數及UBM超聲生物顯微鏡監測,發現眼壓升高或角膜水腫需及時干預。馬凡綜合征患者應同時進行心血管系統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