霰粒腫可能由瞼板腺阻塞、慢性炎癥、細菌感染、油脂分泌異常、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現為眼瞼無痛性腫塊、局部紅腫等癥狀。
1、瞼板腺阻塞:
瞼板腺分泌的油脂無法正常排出時,會在腺管內積聚形成囊腫。長期阻塞可能導致腺體萎縮,影響淚膜穩定性。日常可通過熱敷促進腺體疏通,避免揉眼或化濃妝。
2、慢性炎癥刺激:
反復發生的瞼緣炎或結膜炎會引發瞼板腺功能障礙。炎癥因子持續刺激腺體周圍組織,導致肉芽腫性反應。需使用抗生素眼膏控制炎癥,如紅霉素眼膏、氧氟沙星眼膏。
3、繼發感染風險:
囊腫破裂后可能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,出現化膿性炎癥。伴隨癥狀包括劇烈疼痛、黃色分泌物。需及時進行切開引流,局部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。
4、視力干擾:
大型霰粒腫壓迫角膜會導致散光或視物模糊,兒童可能誘發弱視。持續3個月不消退的囊腫需手術切除,常見術式包括刮除術、激光消融術。
5、心理社交影響:
反復發作或外觀明顯的腫塊可能引發焦慮自卑。多發霰粒腫需排查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,同時進行心理疏導。
日常保持眼部清潔,避免高脂飲食,適量補充維生素A和Omega-3脂肪酸。出現持續增大、影響視力或反復發作的霰粒腫應及時就醫,眼科醫生可能根據情況選擇糖皮質激素注射或手術治療。規律作息和眼部按摩有助于預防復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