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門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膚黏膜良性增生性疾病,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,表現為肛門周圍出現菜花狀或乳頭狀贅生物。
1、病毒感染:
HPV6型和11型是主要致病亞型,病毒通過皮膚黏膜微小破損侵入基底細胞,潛伏期3周至8個月。病毒復制導致上皮細胞異常增殖,形成肉眼可見的疣體。
2、傳播途徑:
性接觸傳播占90%以上,肛交行為易造成肛周皮膚黏膜損傷。間接接觸被污染物品如毛巾、坐便器也可能傳播,母嬰垂直傳播可導致新生兒喉乳頭狀瘤。
3、高危人群:
多性伴侶者、男男性行為者、HIV感染者發病率較高。免疫抑制狀態如器官移植術后、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者更易發生廣泛疣體增生。
4、典型癥狀:
初期為淡紅色丘疹,逐漸增大呈乳頭狀、菜花狀或雞冠狀,表面濕潤易出血。可能伴隨肛門瘙癢、異物感,排便時疣體摩擦可引起疼痛或出血。
5、鑒別診斷:
需與扁平濕疣、鮑溫樣丘疹病、鱗狀細胞癌鑒別。醋酸白試驗陽性疣體變白,病理檢查可見凹空細胞是確診依據。肛門鏡檢查可發現肛管內疣體。
保持肛周清潔干燥,避免搔抓防止自體接種。建議接種HPV疫苗預防感染,性伴侶需同步檢查治療。冷凍治療、激光汽化或光動力療法可去除疣體,干擾素局部注射輔助抗病毒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直至皮損完全消退,定期復查防止復發。適當補充維生素A/C/E增強皮膚屏障功能,穿棉質透氣內褲減少摩擦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