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不調可通過益母草顆粒、烏雞白鳳丸、地屈孕酮等藥物調節,通常由激素紊亂、多囊卵巢綜合征、子宮內膜病變、精神壓力、過度節食等因素引起。
益母草顆粒通過活血化瘀改善經血排出不暢,適用于經量少或周期延遲。烏雞白鳳丸調和氣血,對氣血兩虛型月經后期有效。地屈孕酮可補充孕激素,治療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經期縮短。
多囊卵巢綜合征可能與胰島素抵抗、雄激素過高有關,通常表現為閉經、痤瘡等癥狀。二甲雙胍聯合炔雌醇環丙孕酮可改善代謝異常。子宮內膜息肉或增生需宮腔鏡切除病灶,術后使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預防復發。
長期焦慮會抑制下丘腦功能,建議每日進行正念呼吸練習。睡前1小時遠離電子設備,保持7小時睡眠可降低皮質醇水平。團體心理治療對創傷后閉經有顯著改善作用。
血紅蛋白低于110g/L時需補充琥珀酸亞鐵,搭配維生素C提升吸收率。每周攝入3次動物肝臟、每日30g南瓜籽補充鋅元素。地中海飲食模式能降低炎癥因子對卵巢功能的干擾。
每周3次瑜伽或游泳等低沖擊運動,避免馬拉松等劇烈運動加重腎上腺負擔。經期前7天每天快走40分鐘可促進盆腔血液循環。體重指數超過24需通過飲食和運動減重5%-10%。
建議經期每日飲用300ml紅糖姜茶溫暖子宮,避免生冷食物刺激血管收縮。基礎體溫監測連續3個月能準確判斷排卵狀況,配合盆底肌訓練改善子宮供血。當非經期出血持續2周或周期紊亂超過3個月時,需進行陰道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