鎖骨下動脈竊血綜合征需通過血管超聲、CT血管成像、磁共振血管成像、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和血流動力學評估等檢查確診。
1、血管超聲:
頸部血管彩超是首選篩查手段,可顯示鎖骨下動脈狹窄或閉塞部位,通過血流方向改變判斷竊血現象。超聲檢查無創、經濟,能動態觀察血流速度變化,但對操作者技術要求較高,重度鈣化血管可能影響成像質量。
2、CT血管成像:
CTA能三維重建血管結構,清晰顯示鎖骨下動脈狹窄程度、范圍及側支循環情況。檢查需注射碘對比劑,掃描時間短,空間分辨率高,可同時評估主動脈弓分支病變,但腎功能不全者需慎用對比劑。
3、磁共振血管成像:
MRA無需電離輻射,利用血流信號成像,適合腎功能受損患者。時間飛躍法TOF-MRA和對比增強MRACE-MRA能準確顯示血管狹窄位置,但對金屬植入物患者有限制,且可能高估狹窄程度。
4、數字減影血管造影:
DSA是診斷金標準,可實時觀察血流動力學改變,精確測量狹窄程度。需動脈穿刺并注射造影劑,屬于有創檢查,通常用于術前評估或介入治療前規劃,存在造影劑腎病和血管并發癥風險。
5、血流動力學評估:
通過雙側血壓測量發現患側收縮壓降低超過20mmHg,結合運動試驗誘發癥狀可輔助診斷。經顱多普勒TCD能監測椎動脈血流逆轉現象,動態評估竊血嚴重程度,但結果解讀需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。
確診后應控制高血壓、高血脂等危險因素,避免患側上肢劇烈運動。飲食建議低鹽低脂,增加深海魚類和膳食纖維攝入,規律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、游泳等改善血液循環。戒煙限酒,定期監測血壓和血脂指標,術后患者需遵醫囑抗血小板治療并隨訪影像學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