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腸炎患者常用藥物包括美沙拉嗪、柳氮磺吡啶和蒙脫石散。這些藥物主要通過抗炎、調節免疫和修復黏膜發揮作用,具體用藥需結合病因和癥狀嚴重程度由醫生制定方案。
1、美沙拉嗪:
作為5-氨基水楊酸制劑,美沙拉嗪是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首選藥物。其緩釋劑型能在腸道精準釋放,抑制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的合成,減輕腸黏膜炎癥反應。對于病變局限于左半結腸的患者,可配合栓劑或灌腸劑局部給藥。用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,可能出現頭痛、腹瀉等不良反應。
2、柳氮磺吡啶:
該藥由磺胺吡啶和5-氨基水楊酸組成,在腸道細菌作用下分解生效。適用于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的維持治療,能有效降低復發率。常見副作用包括惡心、皮疹,葡萄糖-6-磷酸脫氫酶缺乏者禁用。長期服用需補充葉酸,定期檢查血常規預防骨髓抑制。
3、蒙脫石散:
這種天然鋁硅酸鹽制劑通過覆蓋消化道黏膜發揮保護作用,可吸附病原體及毒素。特別適合伴有腹瀉癥狀的腸炎患者,能改善水電解質紊亂。與其他藥物需間隔2小時服用,避免影響吸收。少數患者可能出現輕微便秘,調整劑量即可緩解。
慢性腸炎患者日常需采用低渣、低脂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腸道負擔。適當補充益生菌維持菌群平衡,推薦發酵乳制品和膳食纖維豐富的果蔬。保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,如太極拳、散步等低強度活動有助于改善腸道功能。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便血、消瘦等情況應及時復診,必要時需進行腸鏡復查評估黏膜愈合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