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甲突然出現局部空角甲剝離可能由外傷、真菌感染、營養缺乏、皮膚病或化學刺激等原因引起。
1、外傷:
指甲受到外力撞擊或擠壓是最常見原因。日常生活中的關門夾傷、重物砸傷或美甲時的機械損傷均可導致甲床與甲板分離。初期可能無明顯疼痛,隨著空角范圍擴大可能出現觸痛。輕微外傷通常無需特殊處理,等待新甲生長即可,嚴重者需就醫排除甲床損傷。
2、真菌感染:
甲真菌病灰指甲會導致甲板增厚變脆,進而出現分層剝離。常見致病菌為紅色毛癬菌,常伴隨甲板變色、碎屑堆積。真菌感染具有傳染性,需通過顯微鏡檢查確診。治療可選用特比萘芬、環吡酮胺等抗真菌藥物,嚴重者需聯合激光治療。
3、營養缺乏:
長期缺乏鐵、鋅、維生素B7生物素等營養素會影響角蛋白合成,導致甲板脆弱易剝離。素食者、消化吸收障礙患者更易出現。伴隨癥狀可能包括甲面凹凸不平、縱向嵴紋。建議通過血常規和微量元素檢測明確缺乏種類,針對性補充營養制劑。
4、皮膚病:
銀屑病、扁平苔蘚等皮膚病可引發甲母質異常,表現為甲板點狀凹陷或片狀剝離。銀屑病甲損常伴隨甲周紅斑和銀色鱗屑,扁平苔蘚則可能出現甲縱嵴和翼狀胬肉。這類情況需皮膚科專科治療原發病,局部可應用糖皮質激素封包。
5、化學刺激:
頻繁接觸洗滌劑、溶劑或劣質指甲油會溶解甲板角蛋白。長期美甲人群因卸甲水中的丙酮腐蝕,容易出現甲前端分層剝離。建議接觸化學品時佩戴手套,選擇水性指甲油,每次美甲間隔至少2周讓指甲修復。
日常需保持指甲適度修剪但不過短,避免用指甲撬硬物。洗手后及時涂抹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護手霜,穿寬松鞋減少趾甲受壓。增加富含優質蛋白魚類、豆制品、維生素E堅果和硅元素全谷物的飲食,有助于促進指甲健康。若空甲范圍持續擴大、伴隨紅腫疼痛或全身癥狀,建議盡早就醫排查系統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