尖銳濕疣是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傳播疾病,主要表現為生殖器或肛周區域的疣狀贅生物。其發生與HPV6型、HPV11型等低危亞型感染密切相關,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,少數通過間接接觸感染。
1、病毒特性:
HPV病毒具有嗜上皮性,感染后潛伏期通常為1-8個月。病毒侵入基底細胞后,通過復制導致表皮細胞異常增殖,形成特征性的乳頭瘤樣病變。低危型HPV不致癌但具有傳染性,高危型HPV則與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相關。
2、典型表現:
初期為淡紅色小丘疹,逐漸增大增多形成菜花狀、雞冠狀贅生物,表面濕潤易出血。男性多見于包皮、冠狀溝,女性好發于陰道口、大小陰唇,肛交者可出現肛周疣體。部分患者伴有瘙癢或異物感。
3、傳播途徑:
性接觸是主要傳播方式,病毒通過皮膚黏膜微小破損侵入。間接傳播可能通過污染毛巾、浴具等發生,母嬰垂直傳播可導致新生兒喉乳頭瘤病。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且復發率高。
4、診斷方法:
典型病例通過臨床表現即可診斷,醋酸白試驗可輔助判斷亞臨床感染。必要時需行病理活檢,特征性改變包括角化不全、棘層肥厚和挖空細胞。核酸檢測可確定HPV分型。
5、治療原則:
物理治療包括冷凍、激光或電灼去除疣體,外用藥物可選咪喹莫特乳膏、鬼臼毒素等。頑固病例可聯合光動力治療,復發者需檢查免疫功能。性伴侶應同時篩查,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。
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避免搔抓防止自體接種。建議穿棉質透氣內褲,治療期間暫停使用刺激性洗劑。增強免疫力有助于預防復發,適當補充維生素C、鋅等營養素。接種HPV疫苗可預防相關型別感染,已有性行為者仍需定期篩查。出現新發皮損或久治不愈應及時復診,合并其他性傳播疾病需同步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