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精人工授精與供精人工授精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精子來源、適用人群、倫理考量、操作流程和法律規范五個方面。
1、精子來源:夫精人工授精使用配偶或伴侶提供的精子,需經過洗滌優化處理;供精人工授精的精子來自國家批準的人類精子庫,捐贈者需通過遺傳病、傳染病等嚴格篩查。前者保留血緣關系,后者涉及第三方遺傳物質。
2、適用人群:夫精適用于男性輕度少弱精、性功能障礙或宮頸因素不孕;供精適用于無精癥、嚴重遺傳病或Rh血型不合等情況。需由生殖醫生評估后選擇方案,部分病例需結合試管嬰兒技術。
3、倫理程序:夫精僅需夫妻簽署知情同意書;供精需額外完成倫理委員會審核,部分國家規定供精后代有權在成年后查詢捐贈者非身份信息。醫療機構需確保捐贈者與接受者雙向匿名。
4、操作差異:兩種技術均采用宮腔內人工授精,但供精需提前6個月冷凍精子以完成傳染病復查。夫精可新鮮取精當日使用,周期安排更靈活;供精需匹配血型、外貌特征等參數。
5、法律限制:我國禁止商業化供精,同一捐贈者精子最多使5名婦女受孕。夫精生育子女法律地位明確;供精子女享有婚生子女同等權利,但部分國家允許捐贈者放棄親權。
飲食上建議備孕期間補充葉酸、鋅和維生素E,避免酒精與高汞魚類。運動選擇游泳、瑜伽等中等強度項目,每周3-5次維持BMI在18.5-24之間。護理需注意術后避免劇烈運動,監測排卵后14天血HCG水平,多次失敗需考慮轉試管嬰兒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