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鐵性貧血常用治療藥物包括多糖鐵復合物、硫酸亞鐵和琥珀酸亞鐵。藥物選擇需根據患者鐵缺乏程度、胃腸耐受性及基礎疾病綜合評估。
1、多糖鐵復合物:
多糖鐵復合物為有機鐵劑,含鐵量達46%。其分子結構類似鐵蛋白,在十二指腸以主動轉運方式吸收,生物利用度較高。該藥對胃腸黏膜刺激較小,常見不良反應為輕微惡心,適合妊娠期女性及胃腸功能敏感者。用藥期間需監測血紅蛋白及血清鐵蛋白水平。
2、硫酸亞鐵:
硫酸亞鐵是經典無機鐵劑,含鐵量20%-30%。在胃酸環境中溶解后于十二指腸吸收,需配合維生素C服用以促進鐵離子轉化??赡芤鸨忝?、黑便等副作用,餐后服用可減輕刺激。禁與抑酸藥物同服,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血常規。
3、琥珀酸亞鐵:
琥珀酸亞鐵屬新型有機鐵,含鐵量約35%。其溶解性優于硫酸亞鐵,在pH值較高的腸液中仍能保持溶解狀態。吸收過程不受胃酸分泌影響,適合萎縮性胃炎患者。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,但大劑量可能引起腹部不適。
4、右旋糖酐鐵:
右旋糖酐鐵為注射用鐵劑,適用于口服鐵劑無效或需要快速補鐵的嚴重貧血患者。通過靜脈給藥可直接被網狀內皮系統攝取,避免首過效應。可能發生過敏反應,首次使用需進行試驗劑量注射。禁用于急慢性感染活動期。
5、富馬酸亞鐵:
富馬酸亞鐵是有機鐵復合物,含鐵量33%。在腸道以分子形式完整吸收,受食物影響較小。生物利用度較硫酸亞鐵提高50%,血紅蛋白回升速度較快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食欲減退,長期使用需警惕鐵過載風險。
缺鐵性貧血患者應配合富含血紅素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、瘦肉等,同時增加維生素C攝入促進鐵吸收。飲茶與補鐵間隔2小時以上,鈣劑需錯開服用時間。治療期間每月監測血紅蛋白,達標后仍需繼續補鐵3-6個月補充儲存鐵。適度有氧運動可改善組織缺氧狀態,但需避免過度疲勞。出現心悸加重或血紅蛋白持續不升應及時復診調整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