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發可通過調整作息、改善飲食、減輕壓力、藥物治療、植發手術等方式改善。脫發通常由遺傳因素、激素失衡、營養不良、精神壓力、疾病因素等原因引起。
1、調整作息:
長期熬夜會擾亂毛囊生長周期,導致休止期脫發比例升高。建議每天23點前入睡,保證7-8小時深度睡眠。午間可進行20分鐘閉目養神,避免晝夜節律紊亂影響毛囊代謝。
2、改善飲食:
缺乏蛋白質、鐵、鋅等營養素會阻礙角蛋白合成。每日需攝入雞蛋、深海魚等優質蛋白,搭配菠菜、豬肝等富鐵食物。堅果類食物提供生物素和維生素E,建議每周食用杏仁或核桃3-4次。
3、減輕壓力:
慢性壓力促使皮質醇水平升高,引發毛囊微型化。每日進行正念呼吸練習10分鐘,每周3次有氧運動。瑜伽和冥想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度,改善頭皮血液循環。
4、藥物治療:
雄激素性脫發可能與二氫睪酮過度作用有關,通常表現為發際線后移和頭頂稀疏。米諾地爾可延長毛囊生長期,非那雄胺能抑制5α還原酶活性,螺內酯適用于女性激素紊亂型脫發。
5、植發手術:
毛囊永久壞死區域需考慮顯微移植術,FUE技術提取后枕部毛囊單位,FUT技術移植帶狀皮瓣。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1個月,使用激光生發帽促進移植毛囊存活。
日常護理可選用含咖啡因的防脫洗發水,每周2次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。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B族和膠原蛋白,減少高糖高脂食物攝入。適度進行快走、游泳等低沖擊運動,避免束發過緊造成牽引性脫發。若每日脫發量持續超過100根或出現斑禿,建議及時就診皮膚科進行毛囊檢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