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跟疼可通過塞來昔布、雙氯芬酸鈉、布洛芬等藥物緩解,通常由足底筋膜炎、跟骨骨刺、運動損傷、肥胖、長期站立等因素引起。
1、非甾體抗炎藥:
塞來昔布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癥反應,適用于急性足跟疼痛發作。雙氯芬酸鈉具有較強鎮痛效果,可緩解跟骨周圍軟組織腫脹。布洛芬作為常見OTC藥物,能短期改善輕度足跟不適,連續使用不超過5天。
2、局部外用藥:
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直接作用于疼痛部位,減少全身用藥副作用。水楊酸甲酯乳膏通過皮膚滲透產生溫熱效應,適合慢性足跟痛護理。每日涂抹2-3次配合按摩效果更佳。
3、肌肉松弛劑:
鹽酸乙哌立松可緩解足部肌肉痙攣性疼痛,尤其適用于運動損傷后跟腱緊張。用藥期間需避免駕駛或操作精密儀器,常見副作用包括嗜睡和口干。
4、營養補充劑:
氨基葡萄糖膠囊促進軟骨修復,對跟骨退行性病變有輔助治療作用。鈣劑聯合維生素D3可增強骨密度,預防應力性骨折風險。需持續補充3個月以上見效。
5、中藥制劑:
獨活寄生丸祛風除濕,改善足跟血液循環。活血止痛膠囊含當歸、紅花等成分,適合寒濕型足跟痛。服藥期間忌食生冷,孕婦慎用。
足跟疼痛患者日常應選擇軟底緩沖鞋,避免赤腳行走。每日進行足底筋膜牽拉訓練,用網球滾動按摩足弓。體重超標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,減少足部負荷。跟骨骨刺患者可嘗試超聲波理療,頑固性疼痛需考慮體外沖擊波治療。飲食多攝入富含鈣質的牛奶、深綠色蔬菜,配合游泳、騎自行車等非負重運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