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狀腺炎可通過左甲狀腺素鈉、潑尼松、普萘洛爾等藥物治療。甲狀腺炎通常由自身免疫異常、病毒感染、碘攝入異常、遺傳因素、細菌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激素替代:
左甲狀腺素鈉適用于橋本甲狀腺炎導致的甲狀腺功能減退,通過外源性補充激素維持代謝平衡。用藥期間需定期監測TSH水平,避免劑量不足或過量引發心悸、骨質疏松。
2、抗炎治療:
潑尼松常用于亞急性甲狀腺炎急性期,可緩解甲狀腺疼痛和腫脹。需注意逐漸減量停藥,突然中斷可能誘發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。
3、對癥控制:
普萘洛爾適用于甲狀腺毒癥階段的心悸癥狀,通過阻斷β受體降低心率。哮喘患者禁用,可能誘發支氣管痙攣。
4、免疫調節:
甲狀腺炎可能與自身抗體攻擊甲狀腺組織有關,表現為TPOAb和TgAb陽性。硒酵母制劑可輔助降低抗體滴度,延緩甲狀腺功能惡化。
5、感染干預:
細菌性甲狀腺炎需用頭孢類抗生素控制感染,如頭孢呋辛。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,以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癥狀為主。
甲狀腺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碘飲食,避免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;適當進行瑜伽、散步等低強度運動;定期復查甲狀腺超聲和功能指標。出現頸部劇烈腫痛、持續發熱或明顯甲亢甲減癥狀時應及時就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