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嗡嗡響可能由噪音暴露、耳垢堵塞、中耳炎、梅尼埃病、聽神經瘤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遠離噪音、清理耳道、抗生素治療、利尿劑應用、手術切除等方式緩解。
1、噪音暴露:
長期處于85分貝以上環境可能損傷耳蝸毛細胞,導致持續性耳鳴。工廠機械聲、耳機音量過大是常見誘因。建議使用降噪耳塞,每日耳機使用不超過60分鐘且音量低于60%。
2、耳垢堵塞:
耵聹腺過度分泌可能形成栓塞,壓迫鼓膜產生低頻嗡嗡聲。伴隨耳悶脹感、聽力下降。禁用棉簽掏耳,可用碳酸氫鈉滴耳液軟化后由醫師用耵聹鉤取出。
3、中耳炎:
細菌感染引發鼓室積液時,會出現搏動性耳鳴伴耳痛。可能與感冒、鼻竇炎有關。需口服阿莫西林、頭孢克肟等抗生素,配合鼻腔減充血劑改善咽鼓管功能。
4、梅尼埃病:
內淋巴積水導致耳鳴呈間歇性發作,伴隨旋轉性眩暈和波動性耳聾。可能與鈉鹽攝入過量有關。治療需限制食鹽,服用倍他司汀改善微循環,嚴重時鼓室注射地塞米松。
5、聽神經瘤:
前庭神經鞘瘤壓迫聽覺通路時,會出現單側高頻耳鳴伴進行性聾。需通過MRI確診,腫瘤小于3cm可采用伽瑪刀治療,大于3cm需行乙狀竇后入路切除術。
日常需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攝入,練習Jacobson肌肉放松法緩解緊張性耳鳴。突發耳鳴持續24小時以上或伴隨眩暈嘔吐時,需立即就診耳鼻喉科進行純音測聽、聲導抗檢查。游泳時佩戴耳塞預防進水,高血壓患者需控制血壓在140/90mmHg以下以減少血管性耳鳴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