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年人易發生尿路感染可能由免疫力下降、飲水量不足、泌尿系統結構改變、糖尿病控制不佳、留置導尿管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增加水分攝入、保持衛生習慣、控制基礎疾病、合理用藥、導尿管護理等方式治療。
1、免疫力下降: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,對細菌的防御能力減弱,尿道黏膜易受病原體侵襲。建議通過均衡飲食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,適當進行太極拳等溫和運動增強體質,避免長時間久坐壓迫泌尿系統。
2、飲水量不足:老年人口渴感減退導致主動飲水減少,尿液濃縮沖刷尿道作用減弱。每日應分次飲用1500-2000毫升溫水,可選用枸杞茶、玉米須茶等利尿飲品,睡前2小時控制飲水量避免夜尿頻繁。
3、泌尿系統改變:女性絕經后雌激素減少致尿道黏膜萎縮,男性前列腺增生易導致尿潴留。女性可咨詢醫生進行局部雌激素治療,男性需定期檢查前列腺,兩者均需養成定時排尿習慣,避免憋尿。
4、糖尿病因素:長期高血糖環境利于細菌繁殖,可能伴隨多尿、尿糖陽性等癥狀。需嚴格監測血糖,遵醫囑使用二甲雙胍、格列美脲等降糖藥,每日用溫水清洗會陰部,選擇純棉透氣內衣。
5、導尿管相關感染:留置導尿管破壞尿道自然屏障,可能與操作污染、護理不當有關,表現為發熱、尿液渾濁。需定期更換導尿管,使用銀離子涂層導管,護理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,盡早拔除不必要的導管。
預防尿路感染需注意每日攝入足夠水分,選擇蔓越莓、藍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;進行凱格爾運動增強盆底肌功能;穿著寬松棉質衣物;定期復查尿常規;出現尿頻尿急癥狀時及時就醫,避免隨意使用抗生素。合并慢性病患者需重點控制血壓血糖,長期臥床者需每2小時翻身并保持會陰清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