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在醫學上通常指口服給藥途徑Per Os,是拉丁語"per os"的縮寫,意為"經口"。這種給藥方式通過消化道吸收藥物,具有操作簡便、患者依從性高的特點。
1、給藥途徑:口服給藥是最常見的用藥方式,藥物經胃腸道黏膜吸收后進入血液循環。片劑、膠囊、口服液等劑型均采用該途徑,需注意食物對藥物吸收的影響。
2、處方標注:醫生開具處方時常用"PO"標注用法,如"每日兩次口服"可縮寫為"BID PO"。這種標準化表述能減少用藥錯誤,確保藥物準確送達目標部位。
3、劑型設計:針對PO給藥特點,藥物需考慮胃腸pH值、酶解作用等因素。腸溶片、緩釋膠囊等特殊劑型可保護藥物免遭胃酸破壞,或控制釋放速度維持血藥濃度。
4、吸收機制:口服藥物主要通過被動擴散方式吸收,脂溶性藥物更易穿透生物膜。首過效應是PO給藥的獨特現象,部分藥物經肝臟代謝后生物利用度顯著降低。
5、適用場景:PO適用于慢性病長期用藥、兒童及老年患者,但昏迷、嘔吐患者禁用。與注射給藥相比,其起效較慢但不良反應更少,需根據藥物特性選擇合適途徑。
口服給藥需注意服藥時間與飲食間隔,避免與牛奶、茶飲同服影響藥效。緩釋制劑不可嚼碎,某些藥物需保持特定體位服用。定期評估肝腎功能可優化給藥方案,運動后半小時內不宜立即服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