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型肺癌是起源于主支氣管或葉支氣管的惡性腫瘤,可能與長期吸煙、空氣污染、職業暴露、遺傳因素、慢性肺部疾病等因素有關,可通過手術切除、放化療、靶向治療、免疫治療、對癥支持等方式干預。
1、解剖特點:
中央型肺癌發生于肺門區域,腫瘤常包裹或侵犯主支氣管及肺葉支氣管,易導致氣道阻塞。早期可能表現為局限性支氣管壁增厚,隨著進展可形成腔內腫塊,影像學上常見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征象。這類腫瘤位置特殊,手術難度通常高于周圍型肺癌。
2、高危因素:
吸煙是首要危險因素,約85%病例與煙草暴露相關。石棉、砷等職業接觸者風險增加3-5倍。長期接觸廚房油煙、工業廢氣等空氣污染物可損傷支氣管上皮。有肺癌家族史人群患病風險提升30%。慢性支氣管炎、肺結核等肺部病變區域易發生惡性轉化。
3、典型癥狀:
刺激性干咳為最常見首發癥狀,50%患者出現痰中帶血。腫瘤阻塞氣道時引發喘鳴音和呼吸困難,合并感染時咳膿痰。累及縱隔可表現為聲音嘶啞或吞咽困難。約25%病例以副腫瘤綜合征就診,如杵狀指、高鈣血癥等。
4、診斷方法:
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可直接觀察病變并活檢,檢出率達90%。CT可評估腫瘤范圍及淋巴結轉移,PET-CT有助于鑒別良惡性。痰脫落細胞學檢查適合篩查高風險人群??v隔鏡檢查用于明確N2期淋巴結轉移情況,胸腔積液檢測可進行分子分型。
5、治療策略:
早期患者首選肺葉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,新輔助化療可縮小腫瘤體積。III期患者采用同步放化療,常用藥物包括順鉑、依托泊苷。EGFR突變者使用吉非替尼等靶向藥,PD-L1高表達適用帕博利珠單抗。晚期以姑息治療為主,包括支氣管支架置入、止痛管理等。
患者需絕對戒煙并避免二手煙,每日保證雞蛋、魚肉等優質蛋白攝入,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改善肺功能。術后定期復查胸部CT監測復發,出現持續胸痛、咯血等癥狀需立即就診。建議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預防呼吸道感染,保持環境濕度40%-60%減少氣道刺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