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7周超聲檢查僅見孕囊未見卵黃囊時,建議1-2周后復查超聲,可能原因包括胚胎發育延遲、排卵期計算誤差或胚胎停育。處理方式主要有密切隨訪觀察、血HCG及孕酮監測、調整生活方式、排除染色體異常、必要時終止妊娠。
孕囊直徑未達10毫米時可能存在觀察窗口期,建議間隔7-10天復查經陰道超聲。若孕囊平均直徑達16-18毫米仍無卵黃囊結構,需警惕胚胎發育異常。隨訪期間出現陰道流血或腹痛需及時就診。
動態監測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變化,正常妊娠48小時HCG增幅應達66%以上。若HCG上升緩慢或下降,可能提示胚胎發育不良。同時需檢測孕酮水平,低于15ng/ml時考慮黃體功能不足。
避免劇烈運動及重體力勞動,保證每日8小時睡眠。補充葉酸400-800μg/日,禁止吸煙飲酒。保持情緒穩定,減少心理壓力對妊娠的影響。暫不建議盲目使用黃體酮類藥物。
既往有自然流產史或年齡≥35歲孕婦,可考慮絨毛活檢或流產物基因檢測。常見異常包括16三體、22三體等非整倍體改變。染色體異常占早期流產原因的50%-60%。
孕囊持續增大但2周后仍未見卵黃囊及胎心,或HCG水平下降伴孕囊萎縮,需考慮清宮手術。手術方式可選擇藥物流產或負壓吸引術,術后需復查超聲確認宮腔無殘留。
妊娠早期需保持每日優質蛋白攝入量60-80克,優先選擇魚類、禽肉及豆制品。適當增加維生素E含量豐富的堅果類食物,如杏仁、核桃每日20-30克。避免長時間保持坐姿,建議每2小時起身活動10分鐘促進盆腔血液循環。心理方面可通過正念冥想緩解焦慮,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。后續妊娠計劃建議間隔3-6個月,孕前完善甲狀腺功能及糖耐量檢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