便秘可通過乳果糖、聚乙二醇電解質散、比沙可啶等藥物治療。便秘通常由膳食纖維攝入不足、飲水過少、腸道菌群紊亂、腸動力障礙、藥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。
乳果糖通過增加腸道滲透壓軟化糞便,適用于老年人和兒童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能保留腸道水分,促進排便且不刺激腸黏膜。此類藥物需連續使用3-5天見效,長期使用需監測電解質平衡。
比沙可啶通過刺激腸神經增強蠕動,適用于急性便秘。番瀉葉提取物作用較強,但可能引起腹痛和依賴性。建議短期使用不超過1周,避免結腸黑變病風險。
小麥纖維素顆粒通過吸水膨脹增加糞便體積,需配合大量飲水。歐車前親水膠體可改善糞便性狀,適合輕度便秘患者。這類藥物起效較慢,需持續服用2-3天。
雙歧桿菌三聯活菌可改善腸道微生態,緩解功能性便秘。地衣芽孢桿菌能促進短鏈脂肪酸生成,增強腸動力。需連續服用4周以上,與抗生素間隔2小時服用。
莫沙必利通過激活5-HT4受體加速結腸傳輸。普蘆卡必利選擇性作用于結腸神經叢,適合慢性便秘患者??赡艹霈F頭痛等副作用,心臟病患者慎用。
調整飲食結構每日攝入25g膳食纖維,推薦燕麥、火龍果、奇亞籽等食物。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ml,配合順時針腹部按摩。養成固定排便習慣,避免久坐不動。癥狀持續超過2周或出現便血、體重下降需消化科就診。重度便秘患者可考慮生物反饋治療或骶神經刺激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