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節性甲狀腺腫可通過定期隨訪、藥物治療、放射性碘治療、微波消融術、甲狀腺切除術等方式治療。結節性甲狀腺腫通常由碘缺乏、遺傳因素、自身免疫異常、甲狀腺炎癥、輻射暴露等原因引起。
1、定期隨訪:
體積較小且無惡性征象的結節建議每6-12個月復查超聲,監測結節大小及血流信號變化。隨訪期間需關注頸部壓迫癥狀或聲音嘶啞等新發表現。
2、藥物治療:
左甲狀腺素鈉片可用于抑制促甲狀腺激素分泌,減緩結節增長。伴有甲狀腺功能亢進時可選用甲巰咪唑或丙硫氧嘧啶,合并橋本甲狀腺炎需配合硒酵母片調節免疫。
3、放射性碘治療:
適用于自主功能性結節伴甲亢患者,通過碘-131輻射破壞過度活躍的甲狀腺組織。治療前需停用抗甲狀腺藥物2周,治療后可能出現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退。
4、微波消融術:
超聲引導下經皮穿刺熱消融技術適用于3-4cm良性結節,局部麻醉后通過高溫使結節蛋白凝固壞死。術后24小時需冰敷頸部,并發癥包括血腫和喉返神經暫時性麻痹。
5、甲狀腺切除術:
手術指征包括結節直徑>4cm、存在氣管壓迫、細針穿刺提示惡性可能。術式選擇甲狀腺葉切除或全甲狀腺切除,術后需終身補充甲狀腺激素并監測甲狀旁腺功能。
日常建議控制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攝入,每周進行3次有氧運動改善甲狀腺血液循環。術后患者應每日補充鈣劑及維生素D,睡眠時墊高枕頭減輕頸部水腫,出現手足抽搐需立即檢測血鈣水平。甲狀腺癌高危人群需每年進行頸部超聲篩查,妊娠期女性應調整左甲狀腺素劑量至TSH<2.5mIU/L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