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發燒嘔吐可能由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胃腸功能紊亂、中耳炎、腦膜炎等原因引起,可通過對癥治療和病因治療緩解癥狀。
1、病毒感染:
輪狀病毒、諾如病毒等腸道病毒感染是兒童發熱伴嘔吐的常見原因。病毒侵襲消化道黏膜會引起炎癥反應,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異常出現發熱,同時刺激嘔吐中樞引發反射性嘔吐。這類情況通常伴有腹瀉癥狀,病程具有自限性,需注意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。
2、細菌感染:
沙門氏菌、志賀氏菌等病原體引起的急性胃腸炎可出現發熱嘔吐。細菌產生的內毒素直接刺激胃腸道黏膜,同時激活免疫系統釋放致熱原。這類感染往往伴隨腹痛、黏液便等表現,嚴重時可能出現血便,需進行糞便培養明確病原體。
3、胃腸功能紊亂:
飲食不當或食物過敏可能導致胃腸蠕動異常。未消化的食物刺激胃黏膜引發嘔吐反射,同時異常發酵產物吸收后引起低熱。這種情況常見于暴飲暴食或食用生冷食物后,通常不伴有明顯感染癥狀,調整飲食后多可自行緩解。
4、中耳炎:
嬰幼兒中耳解剖特點使其易發生中耳感染。炎癥刺激前庭神經時可引發嘔吐,同時感染灶釋放的炎性介質會導致發熱。這類患兒多有抓耳、哭鬧等表現,耳鏡檢查可見鼓膜充血膨隆,需及時進行抗感染治療。
5、腦膜炎:
顱內感染時腦膜刺激征可表現為噴射性嘔吐,伴隨持續高熱。病原體突破血腦屏障后引起顱內壓升高,刺激嘔吐中樞。這類情況多伴有精神萎靡、頸項強直等神經系統癥狀,屬于急危重癥需立即就醫。
當兒童出現發熱嘔吐時,建議保持清淡飲食,選擇米湯、稀粥等易消化食物,避免油膩及刺激性食物。少量多次補充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,體溫超過38.5℃可物理降溫。注意觀察精神狀態、尿量等變化,出現持續嘔吐、嗜睡、抽搐等癥狀需立即就醫。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,保持充足休息直至癥狀完全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