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闌尾炎可通過熱敷緩解、抗生素治療、調整飲食、規律作息、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。慢性闌尾炎通常由闌尾管腔阻塞、細菌感染、淋巴濾泡增生、糞石嵌頓、闌尾扭曲變形等原因引起。
下腹部隱痛時可使用40℃左右溫水袋局部熱敷,每次15-20分鐘,每日2-3次。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平滑肌痙攣,減輕闌尾區域充血水腫。注意避免高溫燙傷,急性發作期或發熱時禁用。
甲硝唑聯合頭孢克肟能有效控制腸道厭氧菌感染,左氧氟沙星針對革蘭陰性桿菌效果顯著。抗生素療程通常持續7-10天,需配合益生菌調節菌群。用藥期間可能出現惡心、皮疹等不良反應,需監測血常規。
選擇低渣飲食如米粥、軟面條,避免豆類、芹菜等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道。每日補充200ml無糖酸奶維持腸道菌群平衡,烹飪方式以蒸煮為主。發作期需禁食生冷、辛辣食物,減少油炸食品攝入。
保證每日7小時睡眠,避免久坐壓迫右下腹。飯后30分鐘內保持直立位,睡前3小時停止進食。每周進行3次散步或瑜伽等低強度運動,增強腸蠕動功能。突發疼痛加重時需立即停止活動。
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創傷小恢復快,傳統開腹手術適用于粘連嚴重病例。手術指征包括每年發作超過3次、闌尾糞石嵌頓、保守治療無效等情況。術后需禁食24小時,逐步過渡到流質飲食。
慢性闌尾炎患者日常需保持飲食清淡,增加山藥、南瓜等健脾食材攝入,每日飲水不少于1500ml。適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增強腹肌力量,避免突然彎腰或劇烈運動。出現持續發熱、嘔吐或疼痛放射至肩背部時需急診就醫,警惕闌尾穿孔風險。建立疼痛日記記錄發作頻率和誘因,每3個月復查腹部超聲評估病情進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