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EEP刀術后可能出現少量陰道流血,通常由創面愈合、宮頸血管損傷、術后感染、活動過度或凝血功能異常等因素引起,可通過壓迫止血、抗感染治療、減少活動、藥物干預或二次縫合等方式處理。
1、創面滲血:
宮頸錐切術后創面毛細血管破裂是早期出血主因。術后24小時內淡紅色分泌物屬正常現象,建議使用無菌護墊觀察出血量,避免使用衛生棉條。每日溫水清洗外陰,出血量大于月經量需復診。
2、血管損傷:
術中電凝不徹底可能導致小動脈出血,表現為鮮紅色活動性出血。可能與宮頸炎癥導致血管迂曲有關,通常表現為突發性出血伴血塊。采用硝酸銀局部燒灼或可吸收線縫合可有效止血。
3、繼發感染:
術后抵抗力下降易誘發宮頸炎,炎性滲出混合血液形成褐色分泌物。伴下腹墜痛或發熱需考慮感染,口服頭孢克肟、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,配合紅外線理療促進炎癥吸收。
4、痂皮脫落:
術后7-14天宮頸創面焦痂脫落期可能出現暗紅色出血。避免劇烈運動、提重物及性生活,出血較多時采用云南白藥膠囊口服或宮血寧膠囊止血,必要時宮頸填塞明膠海綿。
5、凝血異常:
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存在血小板減少癥患者易出現持續滲血。術前應完善凝血四項檢查,術后異常出血可肌肉注射酚磺乙胺,嚴重者需輸注血小板或新鮮冰凍血漿。
術后飲食宜選擇高鐵食物如豬肝、菠菜補充失血,兩周內避免騎自行車等盆底加壓運動。保持外陰清潔干燥,術后1個月復查宮頸愈合情況。異常出血伴隨頭暈、心悸等貧血癥狀需急診處理,二次出血超過月經量可能需宮頸電凝或動脈栓塞術止血。術后3個月禁止盆浴及游泳,定期TCT檢查監測宮頸恢復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