脫發病因可通過皮膚鏡檢查、血液檢測、激素水平評估、毛囊活檢及病史問診等方式綜合判斷。主要檢查手段包括皮膚鏡觀察毛囊狀態、血清鐵蛋白檢測、甲狀腺功能篩查、雄激素水平測定以及家族遺傳史分析。
1、皮膚鏡檢查:
皮膚鏡是脫發診斷的首選無創檢查,能直觀顯示毛囊開口形態和毛發分布密度。雄激素性脫發患者可見毛囊微型化,斑禿患者可見黃點征或黑點征。該檢查可區分瘢痕性脫發與非瘢痕性脫發,對脂溢性皮炎引起的脫發也能觀察到特征性鱗屑。
2、血液生化檢測:
包括血常規、血清鐵蛋白、維生素D和鋅元素檢測。缺鐵性貧血是女性彌漫性脫發的常見原因,血清鐵蛋白低于30μg/L提示鐵儲備不足。甲狀腺功能異常如TSH升高或降低均可能導致休止期脫發,需同時檢測FT3、FT4和TPO抗體。
3、激素水平評估:
女性需檢測睪酮、硫酸脫氫表雄酮等雄激素指標,男性需關注雙氫睪酮水平。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伴睪酮升高,產后脫發與雌激素驟降相關。部分患者需進行24小時尿皮質醇檢測以排除庫欣綜合征。
4、毛囊活檢:
適用于難以確診的瘢痕性脫發,如扁平苔蘚或盤狀紅斑狼瘡?;顧z可觀察毛囊周圍淋巴細胞浸潤情況,區分毛囊破壞類型。取樣通常選擇脫發活躍區域,需局部麻醉后取4mm直徑皮膚組織。
5、病史問診:
需詳細詢問脫發持續時間、每日脫發量、家族遺傳史及近期應激事件。化療后脫發有明確藥物史,牽拉性脫發多與發型習慣相關。精神壓力導致的休止期脫發常在應激事件后3-6個月出現。
建議脫發患者保持均衡飲食,每日攝入足量蛋白質和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瘦肉、菠菜。避免過度燙染和高溫吹風,梳發時選擇寬齒木梳。適度進行頭皮按摩促進血液循環,每周2-3次有氧運動有助于調節激素水平。若持續脫發超過三個月或伴有頭皮紅腫瘙癢,應及時至皮膚科進行專業評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