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髖內翻可以治愈,但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年齡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。
1、輕度先天性髖內翻:
輕度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可獲得良好效果。嬰幼兒期可采用髖關節外展支具固定,持續佩戴6-12個月可促進股骨頸干角恢復正常。物理治療包括髖關節被動活動訓練、肌肉力量鍛煉,重點強化臀中肌和髂腰肌。定期復查X線觀察股骨近端生長板變化,多數患兒在骨骼發育成熟前可完全矯正。
2、中重度先天性髖內翻:
中重度患者需手術干預,常見術式包括股骨近端外翻截骨術和骨盆截骨術。手術最佳年齡為4-8歲,此時骨骼可塑性強且不影響生長發育。術后需石膏固定6-8周,配合漸進式負重訓練。術后并發癥包括截骨處延遲愈合、內固定失效等,需每3個月復查直至骨骼成熟。約75%患者術后髖關節功能可接近正常水平。
日常護理需避免劇烈跑跳運動,選擇游泳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。飲食應保證充足鈣質和維生素D攝入,每日建議飲用300-500毫升牛奶,適量食用深綠色蔬菜和豆制品。超重患者需控制體重以減輕關節負荷,體重指數建議維持在18.5-23.9之間。康復期間可進行水中行走訓練,水溫保持在32-34攝氏度為宜,每周3次每次30分鐘。定期隨訪至少持續至骨骼發育成熟,成年后仍需每2-3年評估髖關節退變情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