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旁路手術后需通過飲食管理、活動調節、傷口護理、藥物使用、隨訪監測等方式促進恢復。該手術可能引發吻合口瘺、傾倒綜合征等并發癥,需針對性預防。
1、飲食管理:術后需分階段調整飲食。初期以清流質為主,逐步過渡到全流質、半流質及軟食。避免高糖高脂食物,選擇高蛋白、低纖維食物如蒸蛋、魚肉泥。每餐控制在30-50ml,每日6-8次,進食后保持坐姿30分鐘。使用嬰兒勺控制進食速度,避免吻合口擴張。
2、活動調節:麻醉清醒后即可開始床上踝泵運動,術后24小時在輔助下床活動。早期每日步行3-4次,每次5分鐘,2周后逐漸增加至每日30分鐘。避免提重物超過5kg,咳嗽時用手按壓腹部傷口。術后6周內禁止劇烈運動,游泳需待傷口完全愈合。
3、傷口護理:每日觀察穿刺孔有無滲液紅腫,使用生理鹽水清潔后覆蓋無菌敷料。術后7-10天拆除縫合釘,沐浴時使用防水敷貼。出現發熱或持續疼痛需排查深部感染。腹帶使用不超過2周,避免影響呼吸功能。
4、藥物使用:終身補充復合維生素B、維生素D3及鈣劑,預防貧血和骨質疏松。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需持續使用3個月,減少胃酸分泌。止痛藥選擇對乙酰氨基酚,避免非甾體抗炎藥導致消化道出血。胰島素依賴者術后需立即調整降糖方案。
5、隨訪監測:術后1個月復查血常規、電解質及營養指標,3個月進行上消化道造影。每年檢測骨密度和維生素水平,出現持續嘔吐、黑便需急診處理。心理支持小組每月開展飲食適應培訓,營養師定期調整膳食方案。
術后需長期保持低鹽低脂飲食,每日補充60g以上優質蛋白。有氧運動從術后3個月開始,選擇快走、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項目。建立排便記錄,出現腹瀉超過3天需排查乳糖不耐受。隨身攜帶醫療警示卡,注明手術史和營養補充要求。睡眠時抬高床頭30度,減少反流風險。家屬需學習低血糖識別處理,準備葡萄糖片應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