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激素性脫發可通過藥物治療、激光治療、毛發移植、生活方式調整、心理疏導等方式改善,但無法完全治愈。該疾病通常由遺傳因素、雄激素代謝異常、毛囊微小化、炎癥反應、精神壓力等原因引起。
米諾地爾通過擴張血管促進毛囊血液循環,非那雄胺抑制5α還原酶減少雙氫睪酮生成,螺內酯可拮抗雄激素受體。需持續用藥6-12個月見效,停藥后可能復發。
低能量激光照射可刺激毛囊細胞活性,改善局部微循環。每周2-3次治療,需堅持3-6個月,適合輕中度脫發患者作為輔助療法。
FUE技術提取后枕部健康毛囊單位,PRP注射配合移植可提高存活率。術后需避免劇烈運動,移植毛發在3-6個月后進入生長期。
減少熬夜可降低皮質醇水平,每日攝入30g堅果補充鋅元素,有氧運動每周3次改善雄激素代謝。避免高溫燙發、過度牽拉等物理損傷。
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建立合理預期,團體支持緩解外貌焦慮。脫發嚴重者可選擇假發修飾,心理咨詢改善因脫發導致的社交回避。
建議每日食用三文魚補充Omega-3脂肪酸,飲用綠茶攝取兒茶素,進行瑜伽練習降低壓力激素水平。選擇寬齒木梳減少牽拉性脫發,使用含咖啡因的防脫洗發水。若出現頭皮紅腫、毛囊炎等繼發癥狀,需及時就醫進行抗炎治療。毛發鏡檢可評估毛囊存活狀態,定期隨訪調整治療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