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心電圖檢查可篩查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等異常,評估心臟負荷能力,預防妊娠期心血管并發癥,保障母嬰安全。
妊娠期血容量增加50%,心率增快10-20次/分,心電圖能監測心臟對生理性負荷的適應情況。孕晚期子宮增大壓迫下腔靜脈,可能引發體位性低血壓,心電圖可輔助判斷是否存在反射性心動過速。
15%-20%孕婦會出現竇性心動過速或房性早搏,心電圖能識別頻發室性早搏、房室傳導阻滯等病理改變。妊娠合并甲亢或貧血時更易出現房顫,需通過心電圖明確診斷。
子癇前期孕婦冠狀動脈痙攣風險增加3倍,心電圖ST段壓低≥0.1mV提示心肌缺血。肥胖或高齡孕婦突發胸痛時,心電圖可鑒別心絞痛與胃食管反流引起的非特異性胸痛。
既往未確診的輕度二尖瓣狹窄孕婦,妊娠20周后可能出現肺水腫,心電圖左房擴大表現P波增寬有預警價值。先天性心臟病修補術后孕婦需定期心電圖監測,評估右心室功能。
硫酸鎂治療子癇時可能引發PR間期延長,β受體激動劑抑制宮縮可能致QT間期延長,心電圖能實時監控藥物心臟毒性。妊娠劇吐導致低鉀血癥時,心電圖U波增高是特征性改變。
建議孕婦在12周建卡時完成基線心電圖檢查,28-32周重復檢測。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者需增加檢查頻次,出現心悸、呼吸困難等癥狀應立即復查。日常保持低鹽飲食,每周進行3次30分鐘孕婦瑜伽或散步,睡眠時采用左側臥位改善心臟回流。妊娠期發現心電圖異常需及時轉診心內科,避免劇烈情緒波動,控制體重增長在11-16公斤范圍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