腳被腳汗泡爛可通過保持干燥、使用抗真菌藥物、穿透氣鞋襪、局部護理和就醫治療等方式改善。這種情況通常由多汗癥、真菌感染、鞋襪不透氣、皮膚屏障受損和繼發感染等原因引起。
1、保持干燥:
及時擦干腳部水分是基礎措施,尤其清洗后需用毛巾輕柔吸干趾縫。可每日多次使用不含酒精的爽身粉或吸汗噴霧,減少汗液積聚。避免長時間穿同一雙鞋,建議交替使用兩雙以上鞋子通風晾曬。
2、抗真菌治療:
皮膚浸漬易合并真菌感染,可選用硝酸咪康唑、聯苯芐唑等外用乳膏。伴有明顯脫屑瘙癢時,需持續用藥2-4周。嚴重者需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,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
3、改善鞋襪:
選擇含銀纖維或竹炭纖維的抗菌襪,每日更換并60℃以上熱水洗滌。鞋子應選用網面透氣款,避免橡膠雨靴等密閉鞋型。工作時可備兩雙鞋輪換,午休時脫鞋通風10-15分鐘。
4、局部護理:
已潰爛部位用生理鹽水清潔后,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細菌感染。出現滲液時可短期使用硼酸溶液濕敷,睡前用棉球隔開趾縫。避免抓撓損傷,修剪指甲時保留1毫米白邊。
5、醫療干預:
頑固性多汗癥可考慮離子導入治療或肉毒桿菌注射。合并蜂窩組織炎需口服抗生素,嚴重皮膚潰瘍可能需清創處理。糖尿病患者出現足部潰爛應立即就醫,防止發展為糖尿病足。
日常建議選擇淺口棉襪避免勒痕,運動后及時更換鞋墊。飲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,適量補充B族維生素。每周可用茶樹精油泡腳40℃溫水加5-6滴,浸泡10分鐘,但皮膚破損時禁用。長期不愈或伴隨發熱、紅腫擴散需排查糖尿病、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系統性疾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