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關節扭傷主要表現為關節腫脹、疼痛、活動受限,可能伴有淤血或關節不穩。典型癥狀包括局部壓痛、關節活動時疼痛加重、行走困難。
1、腫脹:
膝關節扭傷后,關節腔內積液或周圍軟組織損傷會導致明顯腫脹。腫脹通常在受傷后幾小時內出現,可能伴隨皮膚發紅、發熱。輕度扭傷腫脹較輕,重度扭傷可能使關節明顯膨大。
2、疼痛:
疼痛是膝關節扭傷最突出的癥狀,多集中在受傷部位。輕微扭傷僅在活動時疼痛,嚴重扭傷可能出現持續性疼痛。疼痛程度與損傷嚴重性相關,前交叉韌帶撕裂等嚴重損傷會出現劇烈疼痛。
3、活動受限:
膝關節正常活動范圍受限是常見表現。患者可能出現屈伸困難,上下樓梯或下蹲時癥狀加重。半月板損傷時可能伴有關節交鎖現象,即關節突然卡住不能活動。
4、淤血:
韌帶或血管損傷可能導致皮下出血,表現為淤青。淤血通常在傷后24-48小時逐漸顯現,顏色從紫紅色變為黃綠色。廣泛淤血提示可能存在嚴重韌帶撕裂。
5、關節不穩:
嚴重扭傷可能導致關節穩定性下降,患者常感覺膝關節"打軟腿"或"脫臼感"。交叉韌帶損傷時可能出現關節錯動感,運動時尤其明顯。
膝關節扭傷后建議立即停止活動,采用RICE原則休息、冰敷、加壓包扎、抬高患肢處理。48小時內避免熱敷、按摩和飲酒。可適當使用彈性繃帶固定,但不宜過緊。恢復期可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,逐步增加關節活動度。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食物促進組織修復,如雞蛋、魚肉、柑橘類水果。若出現持續腫脹、劇烈疼痛或關節變形,需及時就醫排除骨折或韌帶完全斷裂。